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黃老厶

本來面目

已更新:2023年2月2日


教育部成語典釋義


二月一日,在學校後門附近走動覓食,隨意想著最近的人生,腦中出現「本來面目」四個字,本來以為是在我以前買的某一組日文漢字貼圖常看到的詞,裡面每張都是漢字詞語,有些是禪語,圖片主角是河童XD(如下),但回家查看LINE又沒有看到有本來面目的貼圖,那我還真不知是怎麼想過來的。


是個醜河童XD

倒是在Google時發現,聖嚴法師的記實影片,片名就叫做《本來面目》。此前我不知道有這部影片,這回發現也是有緣,存入播放清單有空慢慢看。


回到正題,其實我想到本來面目時,並不是心中有何禪思,只是在想我進入高教服務的九年,心境、想法與價值觀所經歷的轉折,在遇上哪些事件時被扭曲,扭成了什麼模樣,而最近我在想法上有些調整,似乎讓我繞了一圈回來,能夠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。至於看清了又如何,或許寫完本篇會有點小結論,也可能沒有,這就隨緣(總不好每次都說隨便XD)。


回想起來,這些年對我影響最重大的事,大致發生在2017年,是我在台大任職的第三個學年。寒假後進行的助理教授三年評鑑,我因為出版不足並未通過,沮喪得很。沒幾個月後,六月我得到了台大的教學傑出獎(對於黃老厶傑出教師的故事有興趣的話,請點這個檔),我的心情十分複雜。才在前幾個月,評鑑未通過的結果,明白表示我是不合格的員工,那麼我在教學上得到的肯定,又是什麼意思?有什麼用?是台大精神分裂,還是我哪裡做錯了?


總之我得獎的喜悅中摻著很多怨念和疑惑,只是這樣的心情,也是回憶起來才比較明白。我到去年底,才有在臉書公開談論這樣的心情,倒不是說忍著彆著好幾年,而是先前根本也沒那麼明白,自己到底被什麼打到了,有什麼樣的感受。其實部落格前一篇談人生磁碟重組的發文,也就這麼說過了。


得來不易,有機會就貼一下現寶。

那年的五月,我在評鑑未過的低落及壓力中寫論文,六月初時投出稿件,後來有幸得以出版,不過投稿後左腳會麻的老毛病就回來了,先前有到那麼嚴重是在美國讀博士時,我覺得這樣不成,去看了醫生,七月就進行了椎間盤突出的手術。現在你問我的話,我會說當時或許就不開刀,先試試別的做法,但我很多相關的知識都是後來才學到的,那時我心急,也是初次處理身體比較重大的狀況,經驗有限(希望也不用太多),總之這樣了。


七月中開刀,八月我到愛爾蘭去進行科技部計畫的移地研究,那時手上執行的計畫是隨到隨審的,執行期間為二月到隔年一月,只有暑假時間適合出國,就算才開完刀不久,反正醫生說可以搭飛機,那我也就去了,不過心裡還是有擔憂,怕坐太久還貼錢買了商務艙可以平躺的機位,雖然陸漢莎的商務艙普普(大概也因此買得起)。


在都伯林發現無法久坐或久站的情況下,真的很難去圖書館查閱資料,就改為在Air B&B租的小公寓寫論文,這樣累了才能躺著休息,我也真的躺了蠻多時間,蠻常在躺的,但不是抱著愉快的心情躺著就是了。沒有躺的時候,大多時間是在廚房寫論文,因為把電腦放在微波爐上,差不多就是適合站著打筆電的高度,只是螢幕就偏低了,也沒辦法,這本來就是沒辦法裡想辦法。後來我在都伯林寄出稿件投稿,論文也得以出版,萬幸。


於是2017是個在各種正面負面意義上都很豐富的一年,而我也是在有了這些經歷之後,失去了我的本來面目。


雖然變化發生其實很慢,但我漸漸的只想過自己的日子。除了研究以外,好像沒什麼需要在意的事,反正有研究,飯碗就能捧得住了,其它的事(=與個人研究無關的事)都是自找麻煩,不得已勉強為之,最好能免則免。眼裡看得到有很多人,什麼教學服務的根本沒有在管,也是做同樣這一份工作,反而樂得輕鬆,那我何不也這樣活?


這種心態上的轉變,對我的影響,並不是讓我真的不問世事,自己關起來做出無數研究(可惜!),我想是因為我就不是那塊自閉料吧(更可惜!)。所謂的影響,主要是讓我心有恐懼,對於喜歡想做的事自我設限,心懷不甘偶有怨憤,懷疑自己的價值等等,就不一一列出了,因為我覺得也沒必要想清楚,總之變成一個有很多負面想法的人,雖然不到憂鬱的程度,但也可說是明鏡蒙塵,或者蒙墨汁吧(慘!)。[是的,我還沒到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的境地啊~]


那麼最近是有發生什麼事,讓我看清了這一切,覺得應該做些改變?說來並沒有什麼戲劇性的事件,我一直都有反思自省soul-searching的習慣,有時是讀了一些書,或者在網路上得到新觀點,拿來和自己的人生做對照,有時只是覺得心煩,需要整理清理,總之是抱著可以把日子過得更好的希望。以現在的後見之明來說,我做靈魂探索的效率和效果可能都不大理想,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一直在觀照自己心靈的品質,才會有明心見性的機緣吧?總之我對這個節奏沒什麼不滿,遲來的總比沒有好。


但我對人生的確有不滿,主要在於怎麼人生的困擾想來想去都是那些,久了真是很煩,為什麼我總在重複地煩惱一樣的事呢?


雖然前兩段才說沒有戲劇性的事件,但推動轉變的事件是有的。十二月有天,葉丙成老師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創新設計學院(D-School),其實那個當下是沒有(抱歉!),就覺得照顧好自己身心靈的時間都不夠了,哪能再搞東搞西呢?不過我的確對於學院在做什麼是有點興趣,就在隔天去參觀了學院的D-Day期末成果展。細節不表,簡言之就是這個地方看來是個有趣的坑,後來我就入坑了XD。


大一學生講英文寫英文常會說I am a person who likes this and that,我都會糾正,你就說I like this and that 就好,不必用廢字搞得那麼曲折。不過用中文好像真的會變成這種句型:我是一個喜歡有趣事物的人,這就是我的本來面目。


我是一個喜歡有趣事物的人!

過去這段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的幾年裡,我對於做有趣的事不願或不敢全心投入,原因就算了,可以說是高教環境有毒,可以說是個人的人生經歷還沒到,事情還不能想得通透,但還好我發現了,並且想起我本來是個為了爽就可以胡搞下去的人。


或許我就是這樣拿到教學傑出獎的,2017年之前,我教書真的是不怕累只求爽。後來我就縮了,為了趣味來做的事少了,通常就podcast和梗T吧,其它事戰戰兢兢畏首畏尾的,說到底就是怕,要說到底怕什麼呢?怕的事很多,怕研究搞不出來,怕身心出問題,怕付出後反而受傷,怕自己沒用吧?我送明信片鼓勵學生不要怕,但我自己也沒有比較不怕,也是很需要這種提醒與鼓勵。


或許2022年讀過的一些書,慢慢發生了效果。《人生四千個禮拜》是很不錯的提醒,另外韓炳哲的《倦怠社會》,我在podcast第35回中年人的自我修養之放自己一條生路有提到過,也是讓我對於自身處境多了一點認識,此外我還看了很多閒書啦,雖然立刻就想自表說讀研究資料都沒那麼認真,但我看的閒書累積起來對人生意外有幫助,或者說我不應該覺得意外的,因為我是人文領域學者,我知道閒書就是這樣的對人生有巨大幫助,看就對了,不必管它什麼時候會有什麼用,沒用也很有用。


好像要扯遠了趕快來作結,寫心情文不是寫論文,可以很隨意XD


最近發現自己的人生基本沒什麼真的需要擔憂的事,也就是不用怕,可以多做喜歡想做的事,只需要考慮做不做得來。說來可以有這種想法的我,應該是很幸運的,那我也得活得有個lucky bastard的模樣,名實才相符。活著不用苦大愁深,活著就圖一個爽,好好活著就是爽。



2 則留言

2 commentaires


Invité
16 juin

「活著不用苦大仇深,活著就圖一個爽,好好活著就是爽」這句說的太好了,超爽XD

J'aime

Invité
02 févr. 2023

黃老師的開示總是令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

J'aime
bottom of page